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呼玛县(Huma County)] 鄂伦春族萨满服饰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20 11: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鄂伦春族萨满服饰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萨满服饰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伦春族是中国境内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东北的黑龙江流域及大、小兴安岭,以能骑善射著称于世。鄂伦春人信奉萨满教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内容和祭祀活动仪式。

萨满在跳神之前,首先要把自己装扮起来。神衣,鄂伦春旗号称之为“萨玛”。多由鹿皮缝制。长约四尺左右。过膝、领口、袖口及对襟等部位都绣有各色云形花纹,并配有许多物件。主要有护肩、飘带、铜铃、铜镜等。整个神衣约有五、六十斤重。神帽,鄂伦春语称之为“奔波里”。它的骨架最早用约十公分厚的皮子制成,后逐渐用铁代替帽子系一铁圈,上面为十字形半圆顶,在十字半圆顶上多安有两只三杈或六杈的鹿角。铁圈和铁梁全用各色布条缠起来。帽子的一圈缝上各色布条穗子,帽子的正面多坠十条串珠,遮住眼睛及半个面孔。

萨满的法具主要有神鼓和档式。神鼓,鄂伦春语为“文吐文”。是扁平的单面鼓,呈椭圆形。鼓架多用松木制成,鼓面为狍皮和犴皮制作。鼓的背面钉有瞭皮条做的十字把手,上面装有三个铜或铁环,手伸进去就可将鼓拿起。神鼓用之前,都要用火烤一烤,使鼓面绷紧,敲击时发出清脆宏亮的声音。鼓槌,长约一尺,是用狍腿皮包裹鹿筋制成的。手柄处要系一个皮绳套,用时可套在手指上以防脱落。档式是萨满专门登记神灵的法器。多由松木制成。是一个长约50公分的四楞棒,上端系有各色的布条。每当萨满跳神之后,便将请到的神登记在档式上。即在四楞档式上刻下豁口,豁口多意味着请的神多。据说被登记上的神,永远不离开萨满,并为他服务。

萨满的神衣由妇女制作,鼓和槌由男人制作。萨满的神衣及法具由萨满自己保存,平时不用时,放在桦皮箱或盒里,妇女禁止触摸,更不能用脚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1:58 , Processed in 0.0538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