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孟河医派临方炮制技术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4 05: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方炮制”,是指中医大夫在开具处方时,根据患者诊断情况和治法需要,要求中药调剂人员对处方中的中药进行依法炮制的一种操作技术。

孟河医派临方炮制技术历史悠久,如川贝“糯米炒”、百部“酒浸”、青蒿“鲜者打汁冲”、升麻“蜜煎”、白矾“煅用”等临方炮制方法,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肘后备急方》和《本草经集注》等。之后它经历了隋、唐、宋、元时期的重要发展阶段,迎来了明、清、民国时期的成熟阶段。特别是以孟河医派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将临方炮制技术推向了成熟,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术思想和技艺特色。如地黄制法,取地黄、砂仁,置陶盆中,加酒,边加边搅拌,加盖,闷润一个时辰,置蒸笼中,加热蒸透,取出,置竹匾中,摊匀,晒干,如此进行九次,至地黄乌黑柔软。该制法出自孟河医派名家费伯雄《医方论》。

在早期,孟河四家主要以前店行医、配方,后店进行加工炮制,将炮制技艺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传授,这种传承与传播方式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1956年,常州市中医医院建院。在建院之初,开办了“中药加工场”,在传承人和老药工

孟河医派临方炮制提倡:“依方修合,则处处不可忽略;依法炮制,宜细心照

法精制”。主要方法有净选、切制、拌制、炒制、炙法等10多种。形成了炮制方法多样、辅料独特和工艺讲究的三大特征。

经过2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炮制技术不仅承载着宝贵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也蕴含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炮制技艺是我国传统的制药技术,也是我国拥有的原创知识产权。在临床,许多有其独特治疗效果的炮制品,还蕴藏着深奥的科学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7:12 , Processed in 0.0491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