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锡剧(无锡)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5 03: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剧(无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锡剧(无锡),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代表性项目。锡剧,江苏主要剧种之一,与越剧、黄梅戏并称华东地区三大剧种,被誉为“太湖一枝梅”。无锡是锡剧的发源地,它以无锡为中心,传播到江苏省的苏州、常州、镇江、南京、扬州、泰州,上海的市区及嘉定、青浦、金山、松江,浙江的嘉兴、湖州,安徽的郎溪、当涂等地区。

锡剧萌芽于清代中期,最早起源于无锡东乡的羊尖严家桥一带,系无锡、常州一带乡间的山歌、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的滩簧,后逐步发展成为摊簧小戏。民国初年无锡滩簧进入上海等城市后,发展为同场戏,并与常州滩簧合班演出,通称“常锡文戏”;先后从宝卷和弹词、京剧和徽剧中引进移植了许多剧目,也上演一些现实题材的时装、清装乡土戏。由乡村小戏逐渐发展成为正规的地方剧种。解放初,“常锡文戏”正式定名锡剧。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韵味和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表演艺术以小生、花旦为主;簧调是锡剧的基本曲调,以后又创作和改编引进了大陆板、铃铃调、三角板、迷魂调、高拨子、南方调等数十种曲调,属曲牌联结和板式变化的综合性音乐体制,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琵琶、笛子和打击乐器等。

锡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传统艺术,彰显地方特色文化,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06:50 , Processed in 0.0696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