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宜兴市(Yixing City)] 宜兴均陶制作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5 03: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宜兴均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均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均陶是陶瓷百花园中的奇葩,远在宋代就著称于世。历经风吹雨打越发光亮,是赏用兼优的艺术陶瓷。2014年,宜兴均陶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传承流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地区。

宜兴均陶历史悠久,是在宜兴古代日用陶器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明代进入勃兴期。釉层较厚,有天青、天蓝、芸豆、月白等色,胎有紫泥、白泥两种,以欧姓所制最为成功,时称“欧窑”。清代均陶除突出釉彩美外,还采用刻花装饰,此期以乾隆、嘉庆间丁山葛明祥、葛源祥所制见著,釉彩丰富,色泽蓝晕比欧窑进步,有火钵、花盆、花瓶、水盂等器,建国后,均陶釉色发展到数十种,并采用堆贴花装饰,产品以大中件园林陈设器为主,有各式陶台凉凳、龙缸、金鱼缸、花瓶、水盆、千筒等。均陶美在釉色,有蓝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其中的蓝均釉最为名贵。均陶的特点是釉色绚丽,胎质坚韧。

该技艺主要包括原料加工、成型、装饰和烧成四大工艺流程。以陶土为原料,通过“泥条盘筑成型法”或“泥片镶接成型法”等成型方法加工成坯体,再在坯体上进行堆花、施釉等装饰,后经1200℃高温氧化焰一次烧成。宜兴均陶品种丰富,以日用粗陶为主,包括花缸、鱼缸、坛钵、陶台、壁画等。宜兴均陶以其独特的堆花和均釉装饰工艺闻名于世。均陶堆花,又称贴花,是用异于坯体的泥料粘贴在陶器坯胎表面形成纹饰或图案的一种装饰手法,被称为大拇指的艺术。均釉绚丽、浑厚,尤以灰蓝釉最为珍贵,有“灰中有蓝晕,艳若蝴蝶花”之说。均陶在历史上属民间烧造,明清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嘉靖万历年间的欧子明和乾嘉年间的葛明祥、葛源祥兄弟,他们所制宜均陶器享誉海内外,分别被誉为“欧窑”和“葛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06:23 , Processed in 0.0456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