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灌云县(Guanyun County)] 淮北盐民习俗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6 20: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淮北盐民习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北盐民习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北盐场是我国四大海盐场之一,地跨连云港市和盐城市下辖的赣榆、连云、灌云、响水、滨海、射阳六县区,延绵数百公里,滩涂面积约400万亩,生活着数十万盐民,形成了独特的民间风俗习惯。

江苏海盐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海盐的主产区之一,有“两淮盐、天下咸”之称誉。《史记·货殖列传》:“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有海盐之饶”;《新唐书·食货志》载:“海州山海之利,盐茶为大端。”建国后,淮北盐场有青口、台北、台南、徐圩、灌西、灌东、新滩、射阳八大盐场,年产盐200万吨左右,盐工数十万人。其中青口、台北、台南、徐圩、灌西盐场地属连云港市。

淮北盐民习俗主要有生产风俗、社会风俗、生活风俗和信仰风俗。盐民的生产方式由古代的煮海为盐到明代以后的日光晒盐,掌握了独特的生产工艺,形成了“八卦滩”、“结晶池”及早观风向、午观晴雨,一年捆两季、六月晒龙盐等生产习俗。盐工被称为“灶民”,吃的是“灶粮”;大盐商被称之为“垣商”;生产基地称“圩子”;管理者称“帮癝”,有着自己一套完整的社会习俗。盐民生活缺少淡水,形成了夏“接天水”、冬“储爽冻”等诸多生活习俗。盐民有祭龙王、拜盐婆婆及三月三祭典娘娘庙等信仰习俗。

淮北盐民习俗亦有自己特点。如盐民喜欢久旱不雨的“长晴天”;渔民不喜刮大风,盐民喜风,可以提高海水蒸发量;盐政官吏和盐商尊管仲为祖师;而盐民只敬龙王、盐婆婆和于公。

淮盐生产影响深远,多年以来,淮北盐民习俗基本保持完整,对了解盐业生产和研究江苏沿海经济、文化和社会形态均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盐业用地不断萎缩,盐工群体人数减少,习俗不断逸出,地方特特色淡化,传承后继乏人,传承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6:13 , Processed in 0.0500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