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灌云县(Guanyun County)] 淮海戏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6 21: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淮海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海戏是江苏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连云港市、淮安市、宿迁市及徐州市、盐城市部分县区。淮海戏的形成,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海州(今连云港市)一带流行由秧歌号子发展而来的[太平歌]和猎户所唱的[猎户腔],有邱、葛、杨(一说张)三人将其加工润色为[怡心调]和[拉魂腔],并以此来演唱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后邱去淮北,葛去山东,杨留在海州,他们各自吸收了当地民歌和语言的特色,遂形成泗州戏、柳琴戏和淮海戏。

淮海戏于1830年前后出现演出班社,至1880年后,海州的东海、灌云两县就有一百多个班社。1940年艺人们成立了“艺人救国会”,在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编演《小板凳》、《大后方》、《三星落》等一大批现代剧目,发挥了宣传队和战斗队的作用。

淮海戏音乐唱腔丰富多彩,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女腔以[好风光]为基本腔,以[二泛子]等为辅助唱腔;男腔以[东方调]为基本腔,以[金风调]等为辅助唱腔。唱腔的特点是乐句的尾突然翻高八度且耍腔,具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淮海戏的传统剧目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之说,其中《皮秀英四告》、《三拜堂》、《催租》等久演不衰,在苏北地区几乎家喻户晓。淮海戏的一些表演身段明显脱胎于苏北农村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现全省有专业表演团体六个,其中连云港市有三个。连云港市淮海剧团成立于1959年,至今已有48年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06:57 , Processed in 0.0430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