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温岭市(Wenling City)] 殿下莲花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5 18: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殿下莲花为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殿下莲花是流传在大溪镇殿下村、桥外村一带的民间曲艺。殿下莲花的表演形式是8-10人走唱或站唱,演唱时由一人领唱(俗称放调)众人帮唱,演唱时放调者两手执短鞭,帮唱者各执一件乐器,有:长鞭、碰铃、盆、碗、盏等响器,没有其他乐器,唱腔旋律较为动听,在当地很受民众的欢迎。

殿下莲花的流传,与当地的民间信仰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殿下莲花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从海门传入的,据说当时大溪殿下有个赵姓年轻人在海门经商,看到当地迎人胜中有此形式,出于爱好便拜师求教,学成后回乡带领一班年轻人教学传唱,并取名“殿下莲花”。时逢天旱,当地乡绅聚集民众拜龙王求雨,将殿下莲花用于求雨送龙归位的仪式中。此后,殿下莲花便成了当地庙会、迎人胜等大型民俗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夕,殿下莲花已传至第四代。解放后破除迷信,殿下莲花基本绝迹。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文化部门的挖掘整理,殿下莲花得以新生,并时常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文艺演出和大型节庆- 活动。

殿下莲花基本特征一是叙事性较强;二是气氛热烈富有渲染力;三是无丝弦伴奏,结构严谨。从曲调看,以6个乐句为一段,一段一段反复进行,所有响器为节奏型伴奏,演唱时实际音高以放调人的调门音高而定。

殿下莲花具有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研究价值,对于半山区民间音乐特别是民歌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7:22 , Processed in 0.04134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