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海盐县(Haiyan County)] 秦山老虎嗒蝴蝶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20 08: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山老虎嗒蝴蝶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山老虎嗒蝴蝶为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虎嗒蝴蝶是海盐一带的灯舞,在每年元宵节灯会上表演。该灯舞表达了当地百姓期盼消避自然灾害、生活安定的愿望,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

老虎嗒蝴蝶灯舞从清代中后期就在海盐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老虎具有凶猛、强壮、威武等特点,被称为“兽中之王”,江、浙、沪一带百姓都有对老虎崇拜的传说。相传海盐历史上火灾频仍,民间有“强盗抢勿光,火烧一抹光”的说法。老百姓对火很是恐惧,并且认为老虎能驱火神,因此,每年正月十五至二十,老虎嗒蝴蝶走村串户进行表演,祈求家家平安,消避火灾。海盐民间又有“老虎嗒蝴蝶,不经大嚼”的歇后语,故选择蝴蝶来为老虎的表演做陪衬,边戏耍边逗乐,诙谐幽默,在灯会中十分引人注目,很受欢迎。

老虎嗒蝴蝶表演时,由二人执老虎灯,一人执蝴蝶灯。先表演老虎出山下坡前来觅食,表演动作威武粗犷,然后蝴蝶出来自由停飞,接着表演老虎扑蝶、戏蝶,最后由于蝴蝶不经大嚼,老虎只得衔着蝴蝶扫兴归山。表演过程中以锣鼓伴奏。

新中国成立后,表演者对该灯舞进行了多次改编,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1956年春,盐官乡(今为秦山镇)对老虎嗒蝴蝶进行改编,由三人表演,该节目参加了海盐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59年9月,官堂公社(今为秦山镇)对老虎嗒蝴蝶进行改编,道具蝴蝶改为红旗,老虎则由一人表演,该节目参加了海宁县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文艺会演(时海盐与海宁两县合并)。1982年,长川坝公社(今为秦山镇)文化站创编的《老虎嗒蝴蝶》再次参加海盐县文艺会演,并将《老虎嗒蝴蝶》改名为《老虎扑蝶》,由三人表演,并编排了六个情节:“老虎出山”、“老虎寻食”、“老虎歇力”、“老虎扑蝶”、“老虎嬉蝶”、“老虎归山”。20世纪90年代,老虎嗒蝴蝶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

秦山老虎嗒蝴蝶被列入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文/嘉兴市图书馆 图/海盐县三毛小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6:23 , Processed in 0.0416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