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诸暨市(Zhuji City)] 佛像塑造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9-11 11: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像塑造技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像塑造技艺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佛像塑造技艺是一项泥土为材料而制作的造型艺术,绍兴、诸暨一带虽有一些零星的佛匠,但却水平不高。而草塔青山村杨崇钧为首的一支以家族传承的佛像塑造技艺工匠队伍,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享誉江南佛教界和雕塑界。

杨崇钧师承当时号称“江南金刚手”的杨礼岳师傅。由于杨崇钧天资聪明、勤奋好学,经过师傅4年的-和操作实践,很快掌握了泥塑的全部技术,后来就独立给全县许多庙宇雕塑佛像。由于他参悟性强,肯动脑子,不久在全县一带颇有名气。1955年,国务院决定重修杭州灵隐寺,杨崇钧应聘前往,他与其他工匠一起,克服困难,成功地完成“天王殿”和“大雄宝殿”里的全部泥塑佛像,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佛教人士的赞赏。

1979年之后,随着宗教政策的开放,全国许多在“文革”中毁坏的寺院亟待修复,杨崇钧带领儿子、孙子到许多有名的寺院去雕塑佛像。十多年间,先后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普陀山普济寺、梅福庵,杭州的净寺、三天竺,江西的云居山真如寺等地,塑了如来、四大天王、观音、韦陀、十八罗汉等千余尊佛像,受到了许多宗教界人士和多处美院师生的赞赏。最重要的是他-了他的二个儿子和几位孙子,他们后来都成了泥塑高手,到现在曾活跃在各地寺院,并且开始转化为艺术创作的方向。其孙杨姜明、寿利剑等创作的泥塑作品先后多次获省美术工艺大赛金奖、银奖。

“佛像塑造技艺”于2015年11月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绍兴市文化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7:07 , Processed in 0.0386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