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广德市(Guangde City)] 高峰唐氏竹篮编织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3 13: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峰唐氏竹篮编织技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峰唐氏竹篮编织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峰唐氏竹篮编织技艺是自清代同治年间(1864年),随唐氏先祖(唐忠候、唐世荣)从浙江绍兴稽东镇移民到广德县东亭乡高峰村而来的一门传统竹篮编织技艺,由于其编织的竹篮品种多样、编织花色新奇,很快在当地产生影响,受到欢迎,对广德县的竹制品加工的升级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门技艺在广德历经了150余年五代人传承,如今成了当地竹篮编织行业的主流技术手段。

唐氏编织的竹篮主要是以紫竹、湘妃竹、罗汉竹、淡竹、毛竹、黄壳竹、水竹等为原料,编织多种功用与形态的竹篮,竹篮外形有圆形、方形、柱形、多边形等,千姿百态,各有韵味。在编织技法上有挑压编、拉花编、实编、空编等。唐氏竹篮编工十分精细,所用的篾丝最多可达100多根(即一市寸内排列100多根篾丝)。篮身有的层层相套,形如宝塔,又称“塔篮”或“托篮”;有的镂空编织,编篾疏朗,工整规范。常见的编织图案有胡椒眼、六洞眼、菊花串丝等,玲珑剔透。大多竹篮的编织用挑一压一(挑一压二、挑二压二)等精细编织,编丝疏密根据需要确定。

唐氏竹篮的编织以其用料考究、织工细腻、色泽光亮、品种繁多、造型精美而著称。近年来,随着唐氏手工编织竹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周边苏、浙、沪及日本、韩国等海内外的客商纷至沓来,其编织的手工竹篮产品十分-,供不应求。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5:54 , Processed in 0.0400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