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绩溪县(Jixi County)] 绩溪挞粿制作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3 13: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绩溪挞粿制作技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绩溪挞粿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挞粿(音译方言:taguo),是“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厨师之乡”绩溪县最古老、最具特色的传统食品之一,因使用场合不同而各有俗名:若作日常生活的食用品则统称“挞粿”。如是农人上山下田劳作所带的方便吃食则称“冷饭果”。徽商出门做生意带的食品又称“盘缠果”。徽商出门前留下的吃食则叫“记家果”。

绩溪挞粿主要集中在岭北一带,以长安镇最为突出。光绪十六年(1890),镇头吴永达在镇头开设面点馆,因茶亭下是出外经商、办事必经之地。吴永达做的挞粿质量好、香美可口,来往行人争相购买,由此名声远扬。民国初年,吴永达胞弟吴正太继承,他做的挞粿皮薄、馅多、不跑气,且香味缘风飘至千里。后经几代弟子将这门手艺传承发扬,现在长安镇具有代表性的挞粿师傅有四位,其中常年做挞粿的仅有位于长安镇镇头村车站旁边的春德挞粿,这里的挞粿料足、香浓,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绩溪挞粿”。

挞粿制作很讲究技巧,首先和面就十分讲究,面不能和过了,过了则韧性太大,做起来不容易做大,而且口感太硬,和的时间不够面太软也不行,和好面将馅料包至面中,然后用特制擀面棒来回压平,放置铁锅中烤制2-3分钟即可。挞粿味道随馅而来,各种口味都有,香椿、豆黄、槐花香气扑鼻;豇豆、韭菜、萝卜口味丰满。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6:18 , Processed in 0.0394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