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湾沚区(Wanjun District)] 八社神灯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3 19: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社神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八社神灯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芜湖县六郎镇加元村处于咸保老圩,南距镇政府5公里,西北距芜湖市18.7公里。芜宣高速、芜屯快速通道、芜太二级公路和芜雁高速穿境而过。古时,这里水草茂盛,鸠鸟聚集,为古鸠兹发源地。而今该地资源丰富,具有典型的鱼米之乡特色。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八社神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八社神灯”原系加元村八个社、垾(孔垾、余垾、塘垾、马桥垾、龙垾、高屋基社、五房社、宋社)村民自发组织的民间灯会,由流民玩小龙头讨饭,逐步演变为明代草龙、清代竹龙灯、今天钢筋焊接的龙灯。鼎盛时期始于光绪五年(1879年)。其时,正逢丰收之年,为感谢上苍,庆祝丰年,咸保圩的八社(即8个自然村)便联合发起组建龙灯会,故名“八社神灯”。八社神灯造型独特,由能工巧匠用竹片、铁丝扎结(现用钢筋焊接),外用绸缎或布匹缝制,内装蜡烛(现多用蓄电池灯),制成龙的形状。龙体分为龙头、36板龙身和龙尾等3个部分,长80余米。兴灯共有设坛组建、制灯、教灯、出灯、接灯、玩灯、圆灯等7个程序。特别是出灯演出时,灯具精美,服装统一,编排整齐,阵容庞大,场面极为壮观,前有一对高灯分列龙头两侧,后有13盏出子灯相随。龙在锣鼓声中晃头摆尾。起舞时,合着铿锵的锣鼓节奏,形态逼真,意趣盎然。舞龙阵法新颖别致,花样翻新,有三星高照、金龙抱柱、八方同心、五子登科、年年有余、九九连环等,阵法多达13种。特别是在夜晚表演时,通明透亮的龙体在鞭炮、焰火余光中上下盘旋,蜿蜒起伏,龙与灯交相辉映气势更为恢弘。八社神灯历经百余年传承,将这一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让历史悠久的舞龙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得以延续。八社神灯打破姓氏、地域界限和俗规,体现了和谐观念,有利于社会稳定及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八社神灯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弘扬了传统的民间文化,而且充分展示了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高度的艺术成就,突显了历史和文化价值。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1:33 , Processed in 0.0405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