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4
管理员
小腔戏,是皮黄腔系统的一个剧种,是早期乱弹声腔在闽西北的遗响,因主要行当角色用小嗓行腔而得名,清嘉庆年间流行于尤溪。流传至今已历十二代。小腔戏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读音以中州韵为主,杂以方言,谓之“土洋腔”。锣鼓经统称为“十二番”。总的科介动作带有木偶表演的痕迹,常演的剧目称“十八本头”,有五十八个折子戏。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08:18 , Processed in 0.0364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