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鼓楼区(Gulou District)] 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8 19: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裱褙是中国字画的一种特有的装饰技艺,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1865年)“米家船”创始人林金师在南后街29号(现为32号)开创裱褙店,至今有140多年的历史,因其工艺精湛,成为南后街众多裱褙店中的佼佼者。清末著名书法家何振岱为其店提名为“米家船”,从此,“米家船”名闻遐尔,代代相袭。

“米家船”裱褙工艺有13道工序:拓、裁方正、配色、备料、上料、封边、复裱、定型、修边、打蜡、装轴等,经过裱褙,薄薄宣纸字画便有了坚实的托褙,便于收藏、悬挂,美丽大方,还能保证字画保存的年限。

“米家船”拆裱损、霉、黄旧字画更有特色,其拆裱工序为:拆裱前先在工作台上铺上一张与原画大小相等的宣纸,把画放在上面,喷水软化并刷平,对裂开破损部位,进行拼接后,翻转180°,刷平;经过一定时间后搓、拆,留下画身,背后刷上浆糊进行修补空缺部分,然后托上一层宣纸,贴上木板,进行定型干燥后,再把画拆下来,进行以下12道工序:托画心;裁画四周;配料;画心贴起线;封边或摺边;贴上下披轴纸;复裱宣纸;复裱定型;剪去封边;打腊;装轴;检验。“米家船”裱褙了不少字画,更拆裱了许多破损、霉、黄、旧古字画,对古字画文物的保护做出了一定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5:47 , Processed in 0.0448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