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台江区(Taijiang District)] 福州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8 20: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州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老天华乐器制作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799年)由王仕全始创,祖铺设在福州市台江茶亭街,原名天华斋琴铺。创始人王仕全从小喜爱音乐,其子王师良继承产业后更名“老天华琴行”,于1955年并入福州台江乐器社,成立“老天华名牌乐器小组”。改革开放后由第五代传承人王道辉再创“老天华乐器制作坊”。

老天华琴行主要制作南胡(二胡)、月琴、板胡、椰胡、京胡、七弦、琴、琵琶、瑟、箫、笛、笙等民族乐器,并以其选材优良、造型精美、音色准确、音域宽广而享誉福州,深受民族乐器爱好者青睐,得到国内外专家赞赏。

老天华制作的十番乐器如椰胡,声音粗犷、响亮;逗管音色宏亮、高亢;云锣(十面锣)音准可调;狼串改为蟒蛇皮面,音色大为改进。这些十番乐器即使在旷野演奏,很远仍能听见。

老天华民族乐器广泛应用于福建民间戏剧、曲艺,极大地提高了其舞台质量和欣赏价值,尤其是梅胡音色柔美、明亮,在闽剧中起带腔作用,缺一不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5:39 , Processed in 0.0416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