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铅山县(Qianshan County)] 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4 0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

河口镇历史上被称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素有“八省码头”之称,先人曾用“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来描述河口镇当年经济之发达、市场之繁荣的盛况。河口镇在历史上,曾对江西乃至江西诸省的工商业产生过广泛影响。

河口镇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四面八方有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手艺人前来落脚谋生。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有一帮会制作柳木蒸笼的、有传统手工艺技能的人来到河口落脚谋生,有的在镇上娶妻生子,于是,制作柳木蒸笼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在河口镇传承下来了,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建国前,河口镇上已有七、八家生产柳木蒸笼的商家。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河口镇上的柳木制品业工人,组成了“铅山县油漆柳木合作社”,生产柳木蒸笼和其他柳木制品。后经江西省手工业管理局批准转为“江西省铅山县柳木蒸笼厂”,有30多名工人。

柳木蒸笼以柳杉,又名水杉为原材料,这种木材产自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一带。河口镇上生产的柳木蒸笼品种多、规格齐全,小的直径只有3寸,大的直径可达3尺3寸。产品除供应国内需求外,还出口到日本、新加坡。北京人民大会堂曾使用过河口生产的各种规格的柳木蒸笼。

2010年6月,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6:25 , Processed in 0.0438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