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垦利区(Kenli District)] 桃木雕刻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3 18: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桃木雕刻技艺东营非物质文化遗产桃木雕刻技艺为东营非物质文化遗产。

桃木雕刻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黄河口地区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增长土地的地方,居民大多数是移民,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雕刻艺人,形成了独特的雕刻工艺。

东营市垦利县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始料记载元末明初开始有人居住,村庄多形成于明清两代。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到今民间还认为桃木制品可驱除鬼怪,辟邪。而桃则寓意长寿,给老年人祝寿,送上一盘寿桃,以表示祝老年人健康长寿。

桃木在我国民间传说具有“镇宅、辟邪”说法,桃木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当时,在现在的垦利县大张村,该村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属山东布政司济南道武定府利津县邵家乡,有个叫张钰才的,出生于木工世家,他心灵手巧,木工技艺精湛,在他中年时期,他开始制作桃木饰品,因当时人们对桃木有一种传说:“桃木能辟邪”,人们的这种信仰,使他成了当地有名的富户,他的儿孙继承了他的手工技艺并不断创新。

桃木雕刻工艺在黄河口有着独有的手工技艺,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经过一代代传承人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在雕刻技术上和在作品形式上也不断地创新,桃木工艺品种类繁多,它的每一件珍品,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世代相传,绵延至今,是一代代艺人智慧的结晶,因此,桃木雕刻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较高的文化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06:57 , Processed in 0.0417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