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顺德区(Shunde District)] 顺德粤剧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4 06: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顺德粤剧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德粤剧为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末清初,依托繁盛的宗族活动、神诞、赛会,顺德粤剧日益兴盛,“至闰月神诞,与夫新庙落成,往往赛会,庙所近街巷,召梨园奏乐娱神,灯烛辉煌,鱼龙曼衍。”清末民国顺德机器缫丝业发达之时,剧活动更趋繁华。

顺德粤剧的重要特征,是粤剧艺术水平高、名伶、名编剧众多。千里驹创造了特色鲜明的“驹派”表演艺术,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三人分别创下了“薛派”、“马派”、“白派”表演艺术,是近现代粤剧五大流派中的三个。此外,有“中板王”靓少凤、“生纣王”罗家权、“慈善伶王”新马师曾、白雪仙、麦玉清等著名粤剧伶人,亦有“打锣树”罗家树、徐若呆、望江南、陈冠卿等著名的粤剧音乐家、剧作家。罗家宝所创的虾腔亦自然流畅,独具一格。

顺德粤剧有很浓郁的民俗背景,也吸收了八音锣鼓柜、木鱼歌、龙舟说唱、南音等民间说唱技巧,透过研究顺德粤剧,可以窥探广东民间说唱艺术、民间信仰、宗族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011年,粤剧被列入顺德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5:57 , Processed in 0.0401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