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陆丰市(Lufeng City)] 甲子八音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8 04: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甲子八音为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

甲子八音,当地称“福建八音”,主要使用板鼓、云锣、刮仔、中钹、响盏、钦、五劈(由五块竹板串成)、苏锣等八种打击乐器。

甲子八音演奏形式比较特独。分坐奏和行进两种形式。不管那种形式,都必须以板鼓为中心,两旁分座或站立的笛子,其双手提笛子的动作和姿势,要求两边相对称,形成“八”字形。据甲子八音老艺人讲述,目前甲子八音遗存的传统曲牌有《福建头》、《双清》、《槐荫折》、《伍段子》、《一粒星》、《普庵咒》、《柳青娘》、《柳青娘尾》、《画眉跳架》、《对面笑》、《双鸳鸯》、《大过场》、《大开门》、《扑灯蛾》、《小扬州》、《钱鼓尾》、《四方》、《北调》、《二粒星》、《黄笛》等二十多首。其主要演奏场地是庙会、节日庆典、街头舞台坐场吹打、婚丧嫁娶演出等。

新中国成立后,甲子八音演奏活动较为普及,特别兴盛。“文革”时期几乎绝响,八十年代后,又复苏兴旺。目前,甲子现存的八音乐馆有两处,一处是甲子城内的“腾云轩”,一处是甲子北栅的“洪门九妖”馆。近年来,在当地党政的关心和上级文化部门的指导下,不管是活动场所、文化设施,乐器建设,还是对乐曲的收集整理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培养了一批新乐手。

甲子八音这门古老的音乐艺术是海陆丰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它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研究价值。它的演奏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及祭祀活动相结合,直接影响海陆丰人民的信仰生活、心理习俗、价值取向。具有民俗学研究的特殊价值。保持“原生态”的八音,对今天的社会、文化、经济、民俗研究,都有着重大的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7:22 , Processed in 0.0402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