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宝安区(Bao’an District)] 沙井蚝民生产习俗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9 12: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沙井蚝民生产习俗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沙井蚝民生产习俗为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井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南部。“沙井蚝”是深圳最主要的土特产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沙井蚝产地分布在深圳市沙井、福永、盐田、前海、后海和香港流浮山一带。沙井蚝业从宋代开始插杆养蚝,距今一千多年,是世界上最早人工养蚝的地区。至明、清,沙井蚝业有较大发展。解放后,沙井蚝业合作社于1956年被国家评为“模范合作社”,1957年评为“全国劳模集体单位”,此后,沙井蚝发展迅速,产品远销海内外,苏联、日本、越南等国专家纷纷前来考察,沙井蚝民也到各地传授生产技术。1980年以后,因蚝田海水污染,沙井蚝民赴阳江、台山、惠东建立养蚝基地,使“沙井蚝”可以传承。

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沙井蚝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养殖技术。生产程序有种蚝,列蚝、搬蚝、散蚝、开蚝等。生产习俗有打山口、流水定作息,集体协作等,还有蚝壳砌墙,拜天后,拜观音等生活习俗和民间信仰。特别在收获的开蚝季节,更有一定的风俗习惯。沙井蚝民生产习俗,世代相传至今,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06:09 , Processed in 0.0388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