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Guanling Buyi and Miao Autonomous County)] 盘江小调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4 07: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江小调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江小调”,又称“布依族小打音乐”,流传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村寨。关岭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全县面积1472平方千米,人口33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4.22%,布依族人口约7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5%。这里平均海拔370-1850米,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有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群、美丽的木城河、奇特的花江大峡谷、神秘的红崖天书和古生物坟场国家级地质公园等。

《盘江小调》源远流长,相传在清朝时期,大盘江村一吴姓大富人家十分喜爱音乐,曾经邀请乐师来家中传授,吴姓人家还将各村寨弹奏的曲子整理加工归类成106首。现在,仍受人们喜爱并弹奏的小调主要有《一根里》、《刮地风》、《新八谱》、《大洋调》、《小洋调》、《过街调》、《丰收调》等。有浓厚的地方民族气息,旋律优美,旋律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盘江小调,旋律较为固定单一,节奏变化不大,曲调欢快,多以月琴、箫、二胡、木叶等乐器组合合奏,旋律清幽、古朴、优雅怡人。布依族村民大多会在劳动之余或节庆之时,和着乐曲,现场即兴编词进行演唱。

“盘江小调”乐曲大多是徵调式和商调式,也有羽调式和宫调式。通过“翻”、“龙摆尾”、“龙打滚”、“金蝉脱壳”、“遍地播种”、“移情”等变化重复手法发展旋律。曲式结构规整,有一枝梅、双飞燕、三春柳、乱插花等,其定音通常以竹箫的音高为准,乐曲规范、旋律性强。

“盘江小调”旋律优美,曲式结构严谨,曲目众多,丰富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为布依族音乐的收集、整理、提炼提供了重要依据。

盘江小调乐曲全靠口传心记,没有进行文字记录,很多曲调已失传;乐器制作工匠越来越少,且年龄过大,工艺水平在滑坡;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没有人学习演奏,“盘江小调”后继乏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1:28 , Processed in 0.0542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