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楚雄市(Chuxiong City)] 彝族打歌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24 21: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彝族打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打歌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歌:打歌主要流传于楚雄、大理、丽江、保山、临沧、思茅、玉溪、红河等地区的彝族聚居区。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因此又称跳歌,打歌,打跳,跺左脚,左脚舞,跌脚和跳笙等。打歌是一种集体舞,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有时甚至上千人。打歌时由吹芦签,笛子,弹月琴,四弦者在圈内边吹、边弹、边舞蹈,其余舞者,围成圆圈,按芦笙、笛子、月琴。四弦的节奏,踏地跌脚起舞,舞步有踏、跺。跳、抬腿、甩、跨房等步伐,有"八脚穿花"、"花蝇磋脚"、"十字开花"、"公鸡摆尾"、"老牛搓背"、"雄鹰展翅"、"喜鹊登枝"等舞蹈动作。打歌时还要唱打歌调,打歌调曲调固定,短小优美,活泼跳跃。歌词除传统歌词之外,往往即兴创作,此间彼答,相互诘难,互较才智。

彝族打歌历史悠久,唐代以来,汉文史籍和方志文献多有记载,巍山细奴逻巡山殿文龙亭的墙壁上,绘有一幅清代彝族打歌壁画,在龙鳞虬枝的大松树下,数十人围成一圈,圈内一人吹笙,一人吹笛,一人起舞,与今天巍山彝族的打歌形式完全相同。解放后,打歌曾参加过国内外的歌舞表演,深受群众的欢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08:05 , Processed in 0.0516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