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藏族唐卡(昌都嘎玛嘎赤画派)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5 14: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唐卡(昌都嘎玛嘎赤画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卡也称“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是一种刺绣或绘制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它带有浓郁的藏民族特色,在西藏民间长期盛行不衰。昌都地区位于西藏东部、青藏高原东南部,流传在昌都的嘎玛嘎赤画派相传系由郎卡扎西- 所创立,他与八世噶玛巴- 米久多吉共同奠定了嘎玛嘎赤画派的造型理论基础。16世纪,嘎玛嘎赤画派开始在康区盛行,先后涌现出一批唐卡艺术大师。在发展过程中,嘎玛嘎赤画派立足传统,大胆创新,吸收汉族画家工笔重彩技法的精华,注重抒情写意,讲究色彩对比,形成结构严谨、画工细腻的特点。

嘎玛嘎赤画派综合运用色彩描绘、布贴等艺术手法,在布、丝、绸、纸等材料上表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族风情、自然山水等题材,其中大部分内容都与宗教主题有关。由于嘎玛嘎赤唐卡用彩色矿物颜料工笔绘制,所以历经数百年,作品色泽依然鲜艳无比。嘎玛嘎赤唐卡具有绘制精美、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烈的特点,多运用纯色平涂、金色勾线的手法,以各色丝缎加边,面上套面纱和飘带,上下两端缝以银或铜装饰的木轴,卷起后便于携带。嘎玛嘎赤唐卡多为民间和寺院所收藏,是各寺院的珍品。每逢宗教节日,寺院会向教民展示所藏的嘎玛嘎赤唐卡,场面十分壮观。

昌都嘎玛嘎赤画派创造出举世闻名的嘎玛嘎赤唐卡,为藏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在西藏宗教史、文化史、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昌都嘎玛嘎赤画派造诣较高的老艺人均已年过古稀,加之以往对嘎玛嘎赤唐卡的传统技艺和图式缺乏整理研究,对画派的传承极为不利,相关的保护工作因而更显必要和迫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08:13 , Processed in 0.0371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