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酥油花(强巴林寺酥油花)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5 17: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酥油花(强巴林寺酥油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酥油花是一种以酥油(黄油)为材料的特殊技艺,制作时在洁白细腻的酥油中调入各种矿物质颜料,然后进行各种造型,组合成充满吉祥喜庆的主题艺术。酥油花是藏族人民独有的民间雕塑艺术,昌都强巴林寺的酥油花便是其中之一。

酥油花最早是西藏苯教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按印度传统的佛教习俗,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花、涂香、圣水、瓦香、果品和佛灯),可当时天寒草枯没有鲜花,只好用酥油塑花献佛,由此形成艺术传统。- 第八个绕迥水年即公元1463年,堆龙人簇顿朗卡巴瓦主持强巴林寺堪布时,开始兴起塑造酥油花供奉神变法会进行祈愿。至1640年,每年塑供37尊祈愿酥油花。1640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每年塑供的祈愿酥油花减少到了23尊。1982年,强巴林寺得以修葺和扩建。翌年- 正月十五日塑供了3尊祈愿酥油花,从此正式恢复了神变法会的传统。此后,每年的- 正月初三都要举行为期21天的神变0 会。其间,以法会大殿为主的各经堂供奉齐备的供品,集聚千余名僧众齐声诵读《十六尊者经》。在- 正月十五日,5尊色彩侍日、形神兼备的祈愿酥油花就供展在大殿正前和左右。

由于酥油花作品极易变形,无法长期保存,使得传统的酥油花技艺在传承中不容易得到固定的范本,应进一步加大对酥油花制作技艺的保护力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1:30 , Processed in 0.0534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