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黄龙县(Huanglong County)] 跑毛驴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23 00: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跑毛驴

跑毛驴,民俗又称“赶毛驴”。

因毛驴与农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书已有介召),久而久之人们自然把它引进群众文化生活领域之中,并一代传一代延续下来。“毛驴”的制作方法,首先用木棍、竹条或柳枝扎成骨架,蒙上黑布或硬纸,然后染成黑色,“驴脖子”吊上铜铃,“驴头”挂上红绸,再用染黑的麻分别制作“驴尾巴”和“驴鬃”。表演时选一名英俊灵活的少女骑在“毛驴”身上(实际做驴时中间为空心,演员站在中间,“毛驴”的左右挽上红布带,挂在演员的肩上),少女双手紧握驴缰,跑动时故意晃荡,确像一头真“毛驴”在跑动(其实少女和“毛驴”是由同一演员表演的,下半身演“毛驴”的各种动作,上半身演骑“毛驴”的各种动作),随后跟一名头围白毛巾,身束红丝绸,手执一长鞭的英俊男子作为吆(赶)“毛驴”者,表演时一般是跟在秧歌队伍的后边,有时也可在广场上进行单独表演。随着鼓点的起伏,吆“毛驴”者一边挥舞手中的长鞭,一边前蹦后跳,通过打、拉、拦、追等做出对骑“驴”姑娘嬉逗0 的动作,有时像兄妹;有时胜夫妻;有时如情人,有喜有愁,有乐有怒,把少女摇得神魂飞散,把小伙子追得上下喘气,使骑驴姑娘在驴上前仰后合,左摇右晃,坐立不安,惊恐万分,同时“驴”儿伴着脖子上铜铃的响声—会儿高扬上山;一会儿底头下坡,一会儿夹尾奔跑,一会儿受惊发狂,—会儿高底不平,甚至陷入泥坑挣扎等动作,把观众看的眼花缭乱,直至驴儿下场才停止掌声。

跑毛驴不尽“跑”红了黄土高原,它“跑”到了省城西安,“跑”到了首都的北京,“跑”出了国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6:18 , Processed in 0.0364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