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大荔县(Dali County)]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9-7 23: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因在音乐中有铜碗伴奏而得名。周总理曾命名为华剧,当地的老百姓仍然习惯称它为碗碗腔。陕西皮影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渭南皮影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皮影这一艺术瑰宝的主要源头。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代表了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存在于民间,没有被戏剧作家特殊雕琢,味道纯正。东路皮影戏中有些反映传统的节日民俗,如春节、元宵节等这些淳朴的民间节日习俗。在皮影戏的演出中,我们可以从饮食用具习俗中,看到了当时民众自然质朴的生活,戏剧语言体现关中东部民众的习俗与生活状态。这种古老的戏剧形式反映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活跃在街头巷尾,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民间小戏。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带给我们的是听觉与视觉上合二为一的艺术享受。在听觉上,碗碗腔的声腔细腻缠绵,委婉动听,演唱上真假声结合不留任何痕迹,其音乐体制为典型的板腔体代表,能表达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和各种不同人物的复杂感情。琳琅满目的皮影,让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皮影的记者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每个形态各异的皮影,都共有精巧细致,形体玲珑,图案花纹优雅的特性,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地域气息,表达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深厚的历史底蕴。

渭南皮影被公认为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的集大成者。渭南皮影有什么特点呢?渭南市皮影协会会长、临渭区文化局局长蔺振杰介绍到:“渭南皮影剧目繁多、剧本文词典雅通俗,逐渐从光影作用的‘动’中获得和具备了自己独立完整的造型特点。戏曲语言优雅细腻,悦耳中听,唱腔浓郁,戏曲中口语化的语言使人倍感亲切,观众明白易懂。立体化的语言突显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在乐器的伴奏下,典雅飘逸,悠悠扬扬,使知音者闻声神魂皆醉。”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始终与民间习俗相互承载着地方传统和民俗文化,它是中国民间古老艺术的活化石,要保护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守住渭南文化的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6:25 , Processed in 0.0427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