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隆德县(Longde County)] 隆德县高台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5 13: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德县高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抬阁活动中由数名儿童扮作古装戏曲人物,根据剧情组成精彩的造型,固定在四方形阁子的铁柱和支架上,由人抬着行走。抬阁传统造型多取自《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白蛇传》、《西游记》、《昭君出塞》、《蓝桥会》、《黄鹤楼》、《打渔杀家》等剧目,造型高度在3至5米左右,阁子3层至5层不等,一般每层1人,也有的底层4人,中层5至6人,顶层1人。抬阁巡游时,一般用到4架阁子,多时可达6架甚至8架,每个阁子由4人或8人扛着前行。

抬阁熔绘画、戏曲、彩扎、纸塑等艺术于一炉,造型优美,画面壮观,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民间盛行不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抬阁活动渐趋式微,农村0 现了抬阁制作技艺后继无人的状况,相关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隆德县高台是由祭神活动演化成的一种社火形式,每年正月初九定期举行表演。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境内的温堡、峰台、山河、沙塘等乡镇几乎都流行高台马社火。

隆德县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社火类型繁多、品种齐全,高台马社火、狮子、高跷、推推车、赶毛驴、花船、秧歌队、竹马、彩车、腰鼓队、喜人等民间社火表演形式,包含着表演、造型、语言、彩绘、手工制作等多种艺术内容,成为六盘山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隆德县高台的制作日趋精巧细腻,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内容情节的展现,在装饰、技巧和高度等方面也有了很大发展。设计者利用力学原理为高台装上滚珠、齿轮,又开发出升降、旋转功能,再以高科技材料进行装潢,使高台表演达到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隆德县高台是隆德人民世代传承的珍贵传统艺术,具有较高的民俗学和民间艺术研究价值。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隆德县高台日益受到冷落,发展空间不断缩小。目前众多老艺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隆德县高台濒临消亡,亟待保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08:13 , Processed in 0.0438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