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房山区(Fangshan District)] 大悲陀罗尼拳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5 09: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悲陀罗尼拳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悲陀罗尼拳为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悲陀罗尼拳为北京市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房山区地处北京西南,面积2019平方公里。境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隋唐时期佛教兴盛,形成了上方山兜率寺、云居寺为核心的西部佛教文化圈。大悲陀罗尼拳就发源于上方山兜率寺。大悲拳以佛教中“千手千眼观音广0 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为依据,按照全经84句真言,已传承百余年。当代主要传承人为崔永明,八十年代中期,随崔雅斋一起整理大悲陀罗尼拳精要。期间,为弘扬大悲拳,竭尽全力。

大悲陀罗尼拳名称中有十三种仿生象形动作,如金凤展翅、雁落平云等,也是密宗修持的拳法,有三密相应的- 方法,即口诵大悲咒,念观罗汉像,手持契印而练。大悲拳有着殊胜的健身和养生的效果,练习时起伏屈伸、虚实分明,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抻筋拔骨通经络,五脏六腑得安康。大悲拳姿式端庄宁静、气势恢宏、身法舒展、变化多端、神妙无穷,适合各类人群,能达到祛病延年,心平气和、强身健体等功效。大悲陀罗尼拳,兼有太极、八卦、形意拳的部分身法和手法,并要求内外合一,刚柔相济,强调用意不用力、动中求静、虚实分明、虚领顶劲、松腰收臀、沉肩坠肘,呼吸与动作相结合。

大悲拳源出佛门典籍《大悲咒》,是中华武术宝库中极有价值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武学价值。也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继续加强保护与传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7:20 , Processed in 0.0435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