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回复: 0

[房山区(Fangshan District)] 半壁店村高跷会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5 10: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半壁店村高跷会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半壁店村高跷会为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半壁店村高跷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位于北京市西南50公里处河北镇半壁店村,明代成村,时属房山县,村东是沿东公路,大石河水自村边流过,村西与世界地质公园石花洞相连,村南与北京燕山石化公司隔山相望,村北是磁陈铁路。村域面积7200余亩,人口1418人。村域内有建于明代的王仙洞庙遗址一处。

半壁店村高跷会最早成立于清道光年间,师承现城关镇街道东流水村高跷会,距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相传半壁店村南王仙洞庙自清嘉庆九年重修后,每年农历的四月十八均举办庙会。半壁店高跷会自成立后,每年都前往表演庆贺。当年老艺人曾蹬跷沿庙后身悬崖绝壁的108级台阶盘旋而上,令人叫绝。

半壁店村高跷会自成立到现在,组织机构设会长、教练(过去称师傅)、指挥、安全保卫(过去称护会)、化妆、会旗、陪衬锣鼓等人员。高跷会现有登跷演员20余人,教练4人。

半壁店村高跷会的高跷腿子五尺长,约1.7米,角色设有陀头、卖豆(小二哥)、药先生、公子、座子、渔婆、渔翁、樵夫、俊花、俊鼓、丑花、丑鼓12个角色均为双角,即24名登跷演员。解放后将双角改为单角,但增加了和尚、丑婆两个角色,他们互相对逗的表演,增添了滑稽的色彩。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半壁店村高跷会的表演套路有蹲、扭、孙猴背剑、鲤鱼打挺、怀中抱月、鹞子翻身、夹花篱笆、倒推船、蝎子爬、跳桌子、跃板凳、拉骆驼、崩坎、蹲裆、弹跳、蝎子摆尾、端盘子等20余种表演套路。半壁店高跷会的会曲在表演休息时或演出当中演唱。分为单曲、群曲,总计一百余首。

半壁店村高跷会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花会组织,它的价值在于植根于民间,成长于民间,繁茂于民间。老百姓对高跷的喜爱、老艺人对高跷的执着,使高跷得以延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7:25 , Processed in 0.0635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