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怀柔区(Huairou District)] 黄坎“花钹大鼓”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6 13: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怀柔县黄坎村的“花钹大鼓”――舒展飘逸

怀柔县黄坎村的“花钹大鼓”,也称“花钹子”、“锅子”。据当地艺人介绍:黄坎村的“花钹大鼓”,是在两百年前由一位流落到此的山东人传授的。由于承传的原故,从舞蹈音乐的演奏方法上以至表演风格上就有了差异。首先从服饰上看,舞钹少年上穿黑剑衣、下穿红彩裤,较明显地流露出戏剧中武生装素的痕迹;在动作风格上武生身段表现的更为突出,如“弓箭步击钹”:舞钹者右脚前迈步成“弓箭步”,上身前俯,双手钹于右大腿下方击钹;“打七下”套路动作中的勾右脚“前踢腿”,同时,双手于右大腿下方击钹;这两个动作幅度和难度都很大,特别是勾脚踢腿是典型的戏剧中武生功底。在“小折儿”套路动作中的“双人对钹”,即左手平抡到背后,右手经胸前“掏钹”后再与对方击钹;“大折儿”套路动作中的二人“错肩换位”、右手于右斜上方“平转钹”及“打七下”套路动作中双臂向后划立圆至胸前“磕钹(沿)”,以及双臂于胸前分别向外划立圆后踢腿下击钹,这些动作干净利落,刚劲有力,舒展大方。在“碎步击钹”和“碎步转钹”的步伐上,使用的是戏剧中的“圆场步”,行如流水的“圆场步”是该舞的主要步伐,因此,也是形成飘逸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大折儿”套路动作中,闪身换位“平转钹”的闪身刹那,给人以飘忽游离之感。特别是“平转钹”和“立转钹”动作,在全市的“花钹大鼓”表演中独占鳌头,极具特色;“平转钹”动作给人以新奇感,体现了儿童的童趣;而“立转钹”(左钹面向上,右钹面向左,用右手反复向前转钹,使其右钹沿撞击左钹面)发出的声响连贯而轻盈,与行如流水的圆场步结合表演,非常的吻合,创造出一种更加洒脱飘逸的意境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7:33 , Processed in 0.0414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