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门头沟区(Mentougou District)] 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6 13: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好砚首先要有合适的石材,北京潭柘寺镇西部山上便有一种适合制砚的紫石,所产砚台称为潭柘紫石砚。

紫石质地致密细腻,因含铁,深紫如肝。

据考证,明代宫廷就曾在此开采紫石,当时所筑监工台和刻有“内官监紫石塘界”的碑石保存至今。鉴定报告显示潭柘紫石形成于2亿年前,原岩与端、歙砚石料同属一大类,所含红柱石粒径均匀,仅为0.01~0.06毫米,用来制砚发墨快、墨汁匀细且不损笔毫。好的砚石,以拇指按住片刻,手指离开会出现一个白印,这是手上热气液化形成的。

紫石极细密,不会下渗,符合好砚石“呵气成云,久而不涸”的标准。紫石砚制作过程包括开山采石、切制坯石、定型尺寸,以及设计、凿活、铲活、磨活、配座等。雕刻时,手持刻刀,刀把抵在肩头,以肩用力推动刻出纹理。雕琢的手法多样,圆雕、透雕、浮雕、阴刻等各种雕工手段交错运用。最考验雕刻技术的便是水波纹,一条条水纹刻出来,条理清楚,间距相同,水波纹自然流畅。好的潭柘紫石砚成品雕刻细腻,无磨痕、无瑕疵。

设计上,潭柘紫石砚仿照明清古砚,造型古朴典雅,图饰简练美观,刀法有力,线条明快流畅。曾仿制乾隆石鼓砚、纪晓岚九十九砚斋藏砚、抄手砚等经典砚形。题材丰富,多见山水意境、动植物类、仿古及文人诗词等纹饰。还可运用天然石品巧作纹饰,如以粗粝的石皮作山石或松树干,用鱼脑冻作洁白的云霞或作白浪,用虫蛀作岩洞等。

随着书写方式的改变,潭柘紫石砚传承至今除了实用功能,更有收藏价值,让人们在书写之外,也可感受它的魅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7:33 , Processed in 0.0373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