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门头沟区(Mentougou District)] 琉璃烧制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6 15: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琉璃,也称流离,出自西域波斯,后被制成器皿,作为贡品传入中国,《周书·异域传下》:“波斯国……出象牙,颇黎,琉璃。”《梁书·西北诸戎传》:“龟兹者西域之旧国也……天监九年,遣使献方物……十八年,又献琉璃罂。”

琉璃原材料是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而成的釉料,添加各种金属矿物例如:铅、钡、铜、铁、锰、钴等等,由于各种矿物质属性不同故产生不同的颜色。琉璃明亮透底,流光溢彩,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及现代中式建筑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

制造琉璃(即人造琉璃)的技术,是通过有大月氏商人传入中国的。《魏书·西戎传》:“大月氏国,世祖时其国商人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美于西方来者。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北宋的官方建筑标准《营造法式》中称其为“琉璃瓦”。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

北京西门头沟有着悠久的烧制琉璃的历史。早在元代初年,北京西门头沟的琉璃渠村就设立了琉璃窑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到清代乾隆时期,琉璃渠窑场逐渐兴盛起来。

据《琉璃窑赵氏访问记》记载,琉璃渠村的琉璃烧造技艺是由琉璃世家赵氏家族由山西传入的,此后由郭氏三代传人。新中国成立后较有名的传人有萧瑞稳、武文志等,一直秉承着“父传子、子传孙、琉璃不传外乡人”的祖训。

琉璃渠窑场按清工部规制烧造琉璃,一直被视为传统琉璃之正宗,形成了中国标准的官式做法,。一件琉璃制品的完成一般要经过原料粉碎、淘洗、配料、炼泥、制坯、修整、烘干、素烧、施釉、出窑、晾晒等二十多道工序,花费十多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十分讲究。这样烧制出来的琉璃作品,远观有势,近看有形,线条优雅,装饰精巧,寓意深刻,色彩秀美,刚柔相济,形神兼备,堪称中华一绝。

2008年,北京申报的琉璃烧制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7:33 , Processed in 0.0402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