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密云区(Miyun District)] 西邵渠金钟总督老会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6 17: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邵渠金钟总督老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西邵渠金钟总督老会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邵渠村金钟总督老会已创立500多年,是一支仍保留着古老传统、演艺形式多样的花会。共有7档会,依次是:大筛、五虎棍、仙家老会、奉秧歌、奉秧福、雷音、响器,按规定需要148名演职人员。各档会都有不同的乐器、道具,不同的表演形式。主要会档有:

响音大鼓共有12面大鼓、2个钹、2个铛子,81套打法,打出来气势磅礴,夜深人静时声音能传遍方圆20里。1949年,曾被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

五虎棍为武打项目,有长棍、短棍,双节棍、三节棍,节奏变化快、热闹火爆,深受观众欢迎。

奉秧福当地又称“什不闲”,其最大特点是触景生情、即兴表演,它的词曲内容丰富,多数有警示和教化作用。演唱形式有对嘴14个、单边一百多首,全部是独唱。

仙家老会也称高跷会,共有14种队形变化,主要动作有:蹲跷、单背、劈叉等。表演时边唱、边打。唱腔独特,有流水板、垛板、和大板,曲调悠扬,歌曲最多时达180首。最为独特的是蝴蝶精的翻锣打法。

金钟总督老会,之所以能传承至今,还在于它有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

金钟总督老会历史久远,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响音大鼓、高跷会、“什不闲”等会档都有独特的表演技法,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密云县目前正进行挖掘整理和抢救工作,并已制定规划对其进行保护。

2007年6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信息来源:区文化和旅游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7:15 , Processed in 0.0391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