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密云区(Miyun District)] 密云蝴蝶会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6 18: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密云蝴蝶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密云蝴蝶会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蝴蝶会”是以蝴蝶为形象特征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因其通常随走会队伍进行表演,也被视为一个会档。流行于北京密云县卸甲山、康各庄、尖岩、古北口河西、八家庄等地。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据传说,“蝴蝶会”起源于元朝初年,就已知材料证明在密云已流传二百多年。密云“蝴蝶会”与国内其它地区以蝴蝶为形象特征的表演形式不同,它采取成人与儿童叠加上肩的表演形式,拓展了表演的空间,增加了表演的观赏性。其基本形式是:选择强壮的青壮年作腿子演员,选学龄前儿童3名、4名、5名、7名或12名5—9岁的小男孩儿扮成蝴蝶形象,由腿子演员肩托蝴蝶演员作模仿蝴蝶飞舞及儿童戏蝶的各种动作。

“蝴蝶会”的表演展示内容包括造型、服饰、道具、动作四个部分:造型为装扮成蝴蝶的儿童演员站在腿子演员肩上表演;服饰分雌性蝴蝶、雄性蝴蝶、腿子和替肩、乐队四种;道具有扇子、花束或假蝴蝶;动作包括持道具方法、基本步伐、基础动作、技巧动作四个方面。

“蝴蝶会”以成人(腿子)与儿童(蝴蝶)的相互配合为表演主体、以区域民俗、民间信仰和花会传统为依托,融舞蹈、杂技、音乐、服饰等多种艺术成分为一体,同时运用一定技巧和丰富队形变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北京地区独一无二、密云地区民众独创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密云地域性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

“蝴蝶会”由于社会的、历史的、自身的原因,面临着生存危机。密云县文化委员会正组织力量进行抢救、保护,并制定了五年保护规划。

2006年11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7:12 , Processed in 0.0416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