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杏花岭区(Xinghualing District)] 剔尖面和莜面栲栳栳传统制作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3 14: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剔尖面和莜面栲栳栳传统制作技艺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下面食,尽在三晋”,这是人们对山西面食的赞誉。剔尖面和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众多传统面食中的优秀代表。

剔尖也称拨鱼儿,“剔”、“拨”指操作技法,“尖”、“鱼儿”指面的形状。剔尖是山西晋中、太原等地人民最爱吃的一种面食。剔尖制作食用方便,并且味美、筋滑、利口,因而广受民众喜爱。太原一带及介休民间称剔尖为“八(拨)姑(股)”,并有李世民之堂妹八姑在晋中绵山修道时创此面食的传说。剔尖用白面、豆面、高粱面等都可以制作。由于剔尖具有独特风味,且制作方法简便,不仅在国内流传甚广,而且还传到海外许多国家及地区。

莜面栲栳栳,也叫“莜面窝窝”、“推窝窝”,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古老而别具风味的传统面食,在山西主要分布于雁北、忻州、吕梁等山区。栲栳是用竹篾或柳条编制成的一种上下粗细一致的圆框,形状象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种用具,也叫“笆斗”,“栲栳栳”因与其形似而得名。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有“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菜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生动地描述出山区人民的食俗风情。

剔尖面和莜面栲栳栳是山西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已经积淀为山西民众稳固的饮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5:39 , Processed in 0.0553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