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清徐县(Qingxu County)] 清徐泥塑(不倒翁)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8-13 15: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徐泥塑(不倒翁)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徐泥塑(不倒翁)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徐“扳不倒”制作技艺是积泥塑、泥雕、彩绘为一体的民间美术精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红泥、水泥、纸筋、胶、颜料,以及各种大小模具,作品有福、禄、寿、吉祥物、财神和佛教中的各种形象。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宋代清徐当地有一个大户人家,主人老年得子,全家视如掌上明珠。只是孩子整夜的哭声闹得全家不得安宁,主家寻遍民间神医,都没法止住孩子哭闹。后来主人无意中用当地特有的红胶泥捏了一个底座肥大,上身细小的圆锥型球体逗小孩玩,小孩边玩边笑扳来扳去就是不倒,从此那个主人认为这是神的保佑,于是就让人在这圆锥体上画了“观音”的神像,意味着保佑全家永远不倒,因此取名“扳不倒”。后来小孩玩耍时不小心将“扳不倒”扳成两半,主人认为此乃不祥之兆,他就在“扳不倒”整体结构上做文章,用废纸卷成三角桶形,糊成一顶帽子的形状与“扳不倒”底座相连接,再糊麻纸成形。

清徐“扳不倒”起初是用红胶土和成泥靠双手捏成的,后来为了使这种玩具经久耐用,在和泥时又用上了头发和麻头,在彩画上又增加了底色,而后人为了减轻“扳不倒”的重量,又从全泥改成用红胶泥做底座,上半部用纸浆做成空心状。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和泥、制浆、脱坯、上色、打磨、彩绘六个步骤,其中构图和彩绘是制作“扳不倒”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清徐“扳不倒”取材简单,制作方便,彩画生动,寓意深刻,用途广泛,从用料到制作,从打磨到彩画,以及造型上均体现了当地民众的聪明才智,具有重要的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信息来源:山西省政府办公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民俗文化

GMT+8, 2025-4-27 16:13 , Processed in 0.0423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